海关总署再次通报非法出口医疗物资案件
海关总署再次通报非法出口医疗物资案件
海关总署在16日通报了三起非法出口医疗材料的案件后,于19日再次揭露了三起典型案件,并表示将增加其曝光率,让违法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案例1:4月8日,黄埔海关查获广州一家企业申报出口的70.6万套一次性防护口罩(非医疗用)和83.8万套一次性医用口罩。经检查,实际货物是由多个品牌和制造商生产的防护口罩(非医用)。其中,有100,000个口罩没有生产徽标,并且某些口罩,袋子和外箱都具有生产徽标,质量标准和生产。制造商不匹配,总共隐藏了975个温度计和没有生产标记的温度计。同时,该公司还利用其他公司来申请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涉嫌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4月17日,黄埔海关缉私局将案件移交给当地公安机关调查。
案例2:4月7日,天津海关发现,在青岛一家贸易公司出口的27吨黑铁丝中,有21,600个未申报的3M N95口罩。经专业机构鉴定,上述口罩属于不合格产品,当事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4月16日,天津海关缉私局将案件移交给购买口罩地的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案例3:4月16日,一家北京公司宣布向广州海关出口64.9万种非医用口罩。经检查,这些口罩实际上是医用口罩。海关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出口医疗材料申报单,涉嫌该方逃避商检。 4月18日,广州海关缉私局对该案进行了立案调查,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申报的合法企业,海关将继续提供通关便利。为了通过虚假举报,隐瞒,诱使等方式逃避法定检查,或者通过出口掺假,假冒等方式逃避法定检查,海关将不仅对依法收取费用或假口罩有不合格医疗资格的非法或不信任企业施加行政处罚材料。符合刑事备案标准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海关将增加受处罚单位的非法活动曝光率,使罪犯无处可逃。
更多海关新闻关注红旗速运公众号:
海关新规给了我们更大的购物空间,但理性消费才是硬道理!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76号公告有什么内容?个人物品邮寄
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监测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快
7月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