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香港单向通关最新消息今天,冀港深发挥“双引擎”

香港疫情,香港通关最新消息

今日(20日),香港有5宗新确诊个案,当中4宗属输入个案;一个案例是本地案例,来源不明。此外,另外少于10宗初步确诊个案,包括一名国宝之家院友,早前其他感染群组未再有新增确诊个案。

本地有一宗源头不明个案,涉及一名32岁女子,任职文职,于港岛东中心工作,与家居住西湾河嘉亨湾1座。

单向通关的最新进展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专访时提到健康码的工作进度,强调自己日日都看著疫情,会争取尽快落实健康码。

她说当中要做法律工作,并要视乎疫情发展。她说据第《599C》条规例,除了豁免人士外,现在所有由内地抵港人士都要接受14天强制检疫。政府早前修订规例,可以将内地不同地方分做第一类、第二类,如广东可以归于第二类。现在要进一步将抵港人士,分出香港居民及非香港居民,做完这些法律工作,才可落实执行。

她强调,对防疫工作从没有掉以轻心,一直在保护装备、检测能力、检疫设施、医院能力这四方面,加强本港防疫能力,同时提醒市民要保持防疫意识。

林郑月娥说,当然不希望第四波再来,但来的时候,当局的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


4人限聚令措施延续7天  争取放宽本地游及婚宴限制

政府今日(20日)公布,维持大部分现行社交距离措施,但会逐步有序放宽本地游、婚礼、文书会议等活动的防疫措施。措施生效为期7天,由10月23日至10月29日生效。

政府考虑到最新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宣布放宽婚礼人数限制,由目前20人增至50人,但不可供应饮食。同时,放宽部分聚会或社交经济活动,包括复办30人以内的本地旅行团,两者(23日)起生效。

最新指示及指明下的规定及限制详情如下:

餐饮业务及表列处所:

维持就餐饮业务及表列处所的规定及限制,午夜12时至深夜5时禁堂食

继续禁止卫生风险较高的活动或暂停开放设施,包括跳舞活动、蒸汽浴、桑拿设施及波波池等 

为保障身心健康,容许市民在泳池进行队际运动,人数上限按该队际运动项目可以多于4人

群组聚集:

继续禁止在公众地方进行超过4人的群组聚集,但放宽下列措施

文书会议,包括上市公司的股东会议,每个会议房间可容纳人数由20人,增至50人。

违者最高可被罚款25,000元及监禁6个月。参加受禁群组聚集的人,可藉缴付定额罚款2,000元,解除因该罪行而须负的法律责任。

佩戴口罩要求:

任何人在登上或身处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在进入或身处港铁已付车费区域时;或于郊野公园以外的指明公众地方时,须一直佩戴口罩。 

违者最高可处罚款5,000元。此外,获授权公职人员可向违者发出罚款通知书,藉缴付定额罚款2,000元,可解除因该罪行而须负的法律责任。

香港与深圳发挥「双引擎」

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出席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大会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亦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特首林郑月娥今早(20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表示,香港深圳各有优势,可互补不足,达至互惠共赢局面,她认同深圳在过去40年改革开放后,创造了很多奇蹟,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学习,希望香港与深圳可打造「双城经济」及发挥「双引擎」效果。

林郑表示,留意到社会上对于港深之间合作,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香港已经处于落后位置,未来已无太多机会,竞争力已大不如前,甚至已被深圳超前;二是香港仍有优势,其地位不会改变;三是港深各有优势,可互补不足,达至互惠共赢局面。

她说,自己较认同第三个看法,认为香港有很多传统优势,特别在一国两制下保留了很多固有特色及优势,一直与国际接轨,以中国香港名义加入不少国际组织及签定双边贸易协议。但林郑坦言,同意竞争力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香港应提升自身竞争力,至于深圳在过去40年改革开放后,确是创造了很多奇迹,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学习,她希望香港与深圳可打造「双城经济」及发挥「双引擎」效果。

已要求政策局研究27条惠深圳方案

林郑又指,香港与深圳是大湾区内最紧密的城市,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近16万港人在内地领取广东居住证,其中5万人是在深圳居住及工作,亦有8万间港资企业在深圳,佔深圳外资企业的85%。有见及此,林郑说在政府内部,已要求相关政策局就上周公布27条深圳改革试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进一步深化港深合作。

林郑表示,广深合作范畴十分广泛,除了投资、商贸、制造出口外,创新科技、文化创意产业、高等教育、医疗也是两地可以合作的空间,她希望两个城市可以「强强联手」,打造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

微信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添加客服微信